由中國文聯(lián)和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共同主辦的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創(chuàng)立于1983年,以“梅花香自苦寒來”為寓意,旨在推動舞臺藝術的中心——演員表演藝術的發(fā)展,鼓勵中青年演員的迅速成長。40年來,梅花獎已舉辦31屆,共評出京劇、昆曲等65個戲曲劇種和話劇、歌劇、音樂劇、舞劇等門類,涵蓋包括臺灣省在內的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新疆建設兵團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的獲獎演員726名,讓人們看到了40年來戲劇舞臺上的人才輩出!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文藝事業(yè)進一步大發(fā)展和大繁榮,我刊特為紀念“梅花獎”創(chuàng)辦40周年開辟專欄,旨在探討40年來我國戲劇表演藝術的成就和經驗。希望在表演藝術家和理論評論家的聯(lián)合把脈下,中國戲劇表演藝術繼往開來,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為中國戲劇發(fā)展譜寫新的輝煌作出應有的貢獻!
蘇鳳麗
第2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甘肅省戲劇家協(xié)會副主席
甘肅省拔尖領軍人才
甘肅秦腔藝術劇院副院長、藝術總監(jiān)
《鎖麟囊》飾演薛湘靈
2013年5月,我憑借秦腔《鎖麟囊》獲得了第2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我在劇中飾演薛湘靈。獲得梅花獎對每一個戲曲演員來說,可能都是一個夢想,得獎就是得到來自專業(yè)領域的認可與肯定,誰會不為之高興,不為之心潮澎湃!但演員在表演中能夠化人為己、化古為今,讓有靈魂和真情注入的角色在舞臺上神采飛揚、閃閃發(fā)光,站得穩(wěn)、立得住,讓一個藝術作品能打動人心,經久不衰,最終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才是成功的唯一標志,口碑往往勝過獎杯。另一方面,藝術表演又何嘗不是一種精神生活的選擇,小舞臺大世界,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出入自如,心游古今,與名利何干?對此,我在慶幸和激動之余,保持了足夠的清醒。
我的出生地是甘肅平涼。平涼毗鄰慶陽,都和陜西接壤,都是秦腔流行和長久興盛的地方。平涼的每一個鄉(xiāng)鎮(zhèn)都有戲劇演出的舞臺,甚至每一個大一點的村子也都有,或條件尚可或因陋就簡。逢年過節(jié)、舉辦廟會或遇到重要的大事,鄉(xiāng)親們都要請劇團或班子唱戲,直到現(xiàn)在依然如此。
生長于斯,秦腔在山峁溝岔回響,在集市廟會上演,耳濡目染,那萬古愁的戲曲韻味幾乎滲透進了我的血液?!跺幟腊浮贰度窝贰痘鹧骜x》《十五貫》《二進宮》《貍貓換太子》《游西湖》這些全本劇目以及《探窯》《斷橋》之類的折子戲都讓我如癡如醉,一遍遍追看。同時,我也對京劇、豫劇、越劇、河北梆子、粵劇、呂劇、黃梅戲等搬上銀幕的戲曲電影迷戀不已。早期的興趣愛好對我的審美養(yǎng)成自然是潛移默化的,而那些悲歡離合的故事也讓我變得多愁善感。還記得看過黃梅戲《牛郎織女》后,我在田埂上學織女駕云下凡的情景,一手端著一面小圓鏡——擱在鼻梁之上(這樣云就倒映在鏡子里),一手舞著,心醉神迷地學唱織女的腔調,眼見天上的云在鏡子里飄動,渾然忘了是在偏遠的鄉(xiāng)下,以為自己真是仙子,從天庭而來。
1983年,我12歲,進入平涼地區(qū)藝術??茖W校學習秦腔戲曲表演。我是藝校的第三屆學員,選擇的行當是青衣、閨門,我的啟蒙老師是康建芳、吳玲惠、張玉昆、張斌州、蘇志霞、王晉其、王曉華。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康建芳和吳玲惠兩位老師。康建芳老師是藝校的校長,教我們戲曲基礎訓練。她被譽為平涼一枝花,人長得很漂亮,一米七的個頭,身材輕盈,尤其擅長身段表演,在這方面,我受到了她嚴格規(guī)范的指教,受益至今。康老師住在藝校院子里,像家長一樣對我們關心照顧,那時我們畢竟還很小,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管。她愛人姓劉,人很和善,我們全班同學都管他叫劉叔,他跟康老師一樣都把我們當作自己的兒女一般看待。北方人愛吃面條,吃面條離不開辣子??勺兟暺诘暮⒆有枰Wo嗓子,康老師堅決不準我們吃辣子。我們就想方設法跑去她家伙房里,偷出油潑辣子來吃,劉叔撞見了也不說破??道蠋熀芷婀?,新潑的油辣子,一大罐子常常沒幾天就吃沒了,后來發(fā)現(xiàn)是怎么回事,就嗔怪劉叔把學生都慣壞了。
吳玲惠老師教我們唱腔和表演,十分耐煩,逐字逐句摳唱腔,讓我把每句腔唱到位,每個字咬清楚,要以情帶聲,聲韻搖曳,出心入肺;在表演上也要求一招一式都要規(guī)范,要守正創(chuàng)新,表演既要有出處又要有變化。吳老師家里有三個上學的孩子,生活并不寬裕。我們上藝校是公費,伙食和學費全免,學校伙食原本不錯,但我們都喜歡扎堆往吳老師家里跑,每到星期天就跑去吃飯,完全沒有想到她家庭的負擔,更不去想她一個人怎么做得出來那么多人的飯菜。在藝校的日子以及后來進入劇團很長一段時間,我有個習慣,就是每次演出結束后都要去吳老師家,跟她住一起,聽她說道,分享快樂還在其次,主要是纏著老師,聽她分析得失,指點迷津。還有蘇志霞老師,她古道熱腸,我的衣服基本是她裁剪縫制,毛衣也是她一針一線織的。她還會打針,經常用普通的藥材就把頭疼腦熱的同學治好,真是手到病除。
藝校學習的4年里,老師們用心用情,言傳身教,傾囊相授,從做人做事到表演都深深地影響了我。后來,我又拜肖玉玲先生為師,得到了她的精心傳授。從師學藝,登堂入室,我暗暗立下志愿,一定要努力做一位技藝精湛、受人歡迎和敬重的表演藝術家,做一個有情有義有責任有擔當?shù)娜恕?/p>
《探窯》飾演王寶釧
《探窯》是我藝校畢業(yè)時排演的參賽劇目,我飾演王寶釧,1997年我憑借該劇獲全省青年演員大賽一等獎,1998年又憑借現(xiàn)代戲《山魂》獲得了甘肅省新創(chuàng)劇目調演一等獎,這是一出原創(chuàng)現(xiàn)代戲,我飾演村支書的妻子。1999年,我被按人才引進調入甘肅省秦劇團,得到了在更廣闊的舞臺上鍛煉和展示的機會。在省秦劇團,我跑過龍?zhí)?,當過主演,酸甜苦辣,春花秋月,這些演藝生涯中大部分人都會有的經歷和體會,不值一提,不過,回首往事,倒也有一些蘇東坡詞里的感慨:“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蔡文姬》飾演蔡文姬
《八月十五月兒圓》飾演紅柳
《回荊州》飾演孫尚香
《火焰駒》飾演黃桂英
《竇娥冤》飾演竇娥
《三滴血》飾演李晚春
《敦煌戀》飾演陳之秀
演員只有演出好作品才是硬道理,多年來,我付出心血,覺得對得起觀眾的劇目有《火焰駒》《玉堂春》《竇娥冤》《鍘美案》《湖陽春夢》《忠保國》《梨花情》《鎖麟囊》《八月十五月兒圓》《蔡文姬》等,這些劇目也代表和見證了我藝術表演和探索的歷程。其中,《鎖麟囊》是從京劇程派同名劇目移植改編而來。我從小就喜歡京劇程派藝術,把這部程派名作改編為秦腔劇目,一直是我的一個愿望。京劇《鎖麟囊》本是戲劇名家翁偶虹為程硯秋“量身定做”的,其唱腔設計凝聚著翁偶虹和程硯秋兩位藝術大家的心血,又經過幾代藝術家的打磨傳唱,在中國戲劇領域具有極高的地位和極強的影響力,有多少程派京劇表演藝術家繼承傳唱《鎖麟囊》,成了家喻戶曉的名角……
將國劇改為地方劇,由我領銜主演薛湘靈,真是頂著石臼做戲。好在我意志堅定,劇團也大力支持,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們邀請到國家京劇院的導演李學忠先生執(zhí)導,陜西省戲曲研究院的作曲家吳復興、張森林、吳志榮、戚俞生、許光明先生等人設計音樂唱腔,組建了強大的創(chuàng)作團隊,為秦腔《鎖麟囊》的創(chuàng)編和演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2002年開始,前后經歷了8年,終于將改編劇搬上舞臺。2010年6月,我們帶著初排完成的《鎖麟囊》進京參加“首屆全國戲劇文化獎優(yōu)秀劇目調演”,在北京長安大戲院連演兩場,得到了首都觀眾的喜愛和認可。有戲曲專家如此評價:“秦腔《鎖麟囊》的成功,關鍵在于既保持了京劇程派的神韻,又融入了秦腔的風采;在音樂設計方面,拓展了秦腔的陰柔之美……女主角扮演者蘇鳳麗的唱、念、做、舞俱佳?!钡谖鍖们厍凰囆g節(jié)期間,該劇又在西安易俗大劇院連演兩場,獲“優(yōu)秀劇目獎”,我也因“薛湘靈”一角,獲得了“優(yōu)秀表演獎”。
甘肅省委宣傳部和省文化廳始終關注著秦腔藝術的發(fā)展,將《鎖麟囊》作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安排相關單位和省秦劇院聯(lián)合拍攝秦腔數(shù)字電影《鎖麟囊》。2012年,影片正式上映,更多觀眾通過大銀幕欣賞到了這一出藝術新劇的神韻。我想,秦腔《鎖麟囊》的成功除了燈服道效化以外,不要忽略了其傾囊相贈的故事本身所具備的文化意義和價值,那就是中華民族扶危濟困、知恩感恩、投桃報李的悠久傳統(tǒng),這正是中國人精神追求和集體人格的一種體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曾說,“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傳播者,把崇高的價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引導人們向高尚的道德聚攏……”對于渴望成功的文藝工作者來說,同樣是永久的啟迪。
《鎖麟囊》飾演薛湘靈
五十而知天命。這些年,我沒有停止藝術上的創(chuàng)新和探索,先后領銜主演了《八月十五月兒圓》《蔡文姬》等新編秦腔劇目,至今還帶著秦腔《鎖麟囊》到全國各地巡回演出,但一個演員在舞臺上的黃金時間總是有限的,戲曲藝術繁榮發(fā)展需要薪火相傳,將我平生所學和積累的一點經驗傾囊相授給更年輕一代的演員已是我目前最主要的愿望。
2023年5月,籌劃了一年多的國家藝術基金年度藝術人才培訓資助項目《鎖麟囊》培訓班終于在蘭州開班,來自西北五?。▍^(qū))的藝術院團(校)的30名優(yōu)秀表演人才參訓。這些年輕學員當中,有21名學員選擇學習的角色是薛湘靈,她們中有些是我的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初次來跟我學藝。各人的秉性天賦和基礎各不相同,甚至差異很大,但我一門心思,因材施教,調整教學的重點和側重,保證一個都不落下,人人都能登臺入戲,個個都似薛湘靈,自如表演。學員們刻苦訓練,都很用功,在集中學習培訓的一個半月里,我和她們朝夕相處,眼見她們揮汗如雨,練戲的勁頭和熱情勝過了高溫天氣,我也把全部心思用在了對人物表演和唱腔的指導教學上,身子常常疲倦到了極限,但學員們的每一點進步都讓我覺得付出值得,心中充滿了若有所得的滿足。
兩個月后,7月24日至29日,由30名青年學員共同表演的青春版《鎖麟囊》在蘭州黃河大劇院連續(xù)匯報演出5場,21名薛湘靈輪番登臺表演。在那些充滿青春氣息的年輕演員身上,在流光溢彩的舞臺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過去,也看到了秦腔藝術更加美好的明天。在這樣沉浸的時刻,我腦子里閃現(xiàn)出一位老人在看過我飾演的薛湘靈后給的一句評價,“你演的就是你自己”。今夕何夕,那些青春的影子既是她們各自美好的形影神,仿佛也是我的分身!
排練中的蘇鳳麗
21世紀,21名薛湘靈在黃河之濱,在觀眾們掌聲爆棚的黃河大劇院登臺謝幕。她們在前臺的演出獲得了無數(shù)鮮花,她們又將這些鮮花敬獻給了同樣登臺謝幕的幕后工作人員,包括樂隊、舞美、服裝、化妝人員等。這自然是我的有意安排,演出是集體創(chuàng)作和工作的成果,臺前幕后的每一個人都有辛勤付出,都需要被尊重和抬愛,這種謝幕方式作為《鎖麟囊》劇終接續(xù)不僅不多余,還是“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的應有之義,讓知恩感恩成為一種自覺的藝術行為。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我多么希望那些在舞臺上嶄露頭角的年輕同行走向更大的舞臺,藝術之路走得更遠。我知道,他們不怕吃苦,都在十分投入地學習,十分投入地表演,他們渴望成功,渴望更高的榮譽,都想在不遠的將來,在中國戲劇藝術的殿堂上摘取一朵沁香的梅花——梅花獎畢竟是一種標高,一種召喚,它召喚的總是塑造人心的戲劇作品和有真功夫、好德行、高品位的表演藝術家?!懊坊ㄏ阕钥嗪畞怼?,我愿深深祝福這些年輕同行夢想成真,在追求德藝雙馨中實現(xiàn)個人藝術目標和人生價值!
蘇鳳麗